基体聚合物:含双键的单体
举例:(甲基)丙烯酸酯甲(乙、丙、丁、异辛)酯、不饱和树脂、苯乙烯、α-氰基丙烯酸、双马树脂、端丙烯酸值预聚物(如环氧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
胶黏剂名称 | 固化原理 |
双包装的丙烯酸AB胶、蜜月胶、丙烯酸工程胶、不饱和聚酯胶、螺纹紧固胶等 | 将过氧化物和还原促进剂分开包装,混合后产生自由基引发其中的单体聚合。 |
单包装的光固化胶、光刻胶、光阻胶、厌氧胶 | 由其中的光引发剂或过氧化物在光或变价过渡金属作用下产生自由基引发聚合 |
瞬干胶,α-氰基丙烯酸酯胶、502胶等 | 由氢氧根或路易斯碱引发的α-氰基丙烯酸酯阴离子聚合 |
基体聚合物:环氧树脂(含环氧基低聚物)
举例:双酚A型、双酚F型、酚醛型和聚醚型等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型环氧树脂、脂环型环氧树脂及混合型环氧树脂
胶黏剂名称 | 固化原理 |
有双包装的俗称环氧“万能胶”、环氧AB胶、环氧结构胶、自流平环氧地坪、透明LED(发光二极管)封装胶、电子灌封胶、环氧修补胶和补强胶、风力叶片合模胶 | 一般是环氧树脂及辅料混合物韦以保证,含活性氢物质(如含氨基有机胺、含巯基聚醚)或含酸酐为一包装,使用时,进行混合后,环氧基团与活性氢或酸酐进行开环加成固化 |
单包装的结构芯片包封“黑胶”、汽车折边胶、焊缝胶、水下胶黏剂 | 通过潜伏性固化剂,在高温下与环氧基团开环反应聚合固化 |
基体聚合物:含异氰酸酯预聚物
举例:一般为端羟基聚醚与过量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等反应生成的氰酸酯封端的预聚物,也有多聚异氰酸酯
胶黏剂名称 | 固化原理 |
双包装聚氨酯灌封胶、密封胶、浇注胶、电子封装胶、铁路道砟胶 | 通过端异氰酸酯与多元醇或胺的反应形成交联体系而固化 |
反应型聚氨酯(PUR)胶、汽车挡风玻璃胶、PU密封胶、单包装发泡胶 | 通过不同分子中的端异氰酸酯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形成脲而固化 |
基体聚合物:含硅羟基、硅氢、硅乙烯基、烷氧基聚硅氧烷
举例: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含氢硅油和乙烯基硅油、硅烷化聚氨酯(SPU)、硅烷化聚醚(MS胶)
胶黏剂名称 | 固化原理 |
单包装盒双包装的玻璃胶、硅酮(聚硅氧烷)结构胶、有机硅密封胶、SPU密封胶、MS密封胶、电子灌封胶、有机硅导热灌封胶等 | 通过硅氧基硅烷水解和硅羟基缩合形成交联固化,或通过硅氢与乙烯基加成形成固化。 |
基体聚合物:巯基低聚物
举例:聚硫橡胶
胶黏剂名称 | 固化原理 |
聚硫密封胶 | 通过巯基的氧化偶联而固化 |
基体聚合物:含羟甲基预聚物
举例:脲醛树脂、酚醛树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胶黏剂名称 | 固化原理 |
胶合板用三醛胶、脲醛胶粉、刹车片胶、酚醛青漆 | 通过羟甲基间的脱水、脱甲醛和烷基化缩合反应而固化 |
基体聚合物:热塑性弹性体
举例: EVA、SIS、SBS、无规聚丙烯酸、α-聚烯烃、TPU、多元聚酰胺
胶黏剂名称 | 固化原理 |
热熔胶棒、热封胶带和胶膜、编织袋封口胶、衬衣用热熔胶粉、热收缩管用胶、热封包装袋 | 依靠加热熔化或软化,趁热压合粘接,冷却融体凝固而固化 |
基体聚合物:橡胶
举例:氯丁橡胶、丁苯橡胶(SBR)、丁腈橡胶、聚氨酯弹性体、天然橡胶等
胶黏剂名称 | 固化原理 |
主要为接触型胶黏剂:车带胶黏剂、装饰胶、SBS万能胶、覆膜胶、搭口胶 | 通过溶剂溶解形成流动体、施工后溶剂挥发,实现从液体到自粘至固化过程,完成固化粘接。 |
基体聚合物:乳胶
举例:EVA乳胶、PVAc(聚醋酸乙烯酯)胶乳、丙烯酸酯乳胶、丁苯胶乳、天然胶乳
胶黏剂名称 | 固化原理 |
白乳胶、卷烟胶、乳胶漆、乳胶腻子 | 通过水的挥发和表面张力、涂胶离子相互聚并自粘成膜而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