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接的目的是要具有最基本的使用价值,也就是要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能够传递应力,而粘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取决于固化后胶黏剂的力学性能。聚合物胶为例,固化后胶黏剂的力学性能,就是固态聚合物的力学性能。
对于胶黏剂来说,分子量越小,越容易润湿,操作工艺就越简单。但是低分子量胶黏剂的粘接强度也低,易发生蠕变,耐高温性差,应用范围就窄。而胶黏剂的分子量越高,越不容易润湿,操作工艺就越复杂。
反应型胶黏剂,可以解决操作工艺与高性能对分子量的矛盾要求。
反应型胶黏剂,使用分子量较小的低聚物、单体或树脂。由于分子量较小,不需要使用溶剂,在常温下就可以润湿被粘物的表面,形成有效的分子接触,形成足够的黏附力。而后,通过润湿在被粘物表面沟沟坎坎之中的胶黏剂的聚合或交联反应,完成反应固化,形成分子量比较大或三维网状的聚合物,从而实现较高的粘接性能。
胶黏剂的固化,是指胶黏剂子润湿被粘固体表面后,通过物理或化学变化,从能够流动的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获得并提高粘接强度,内聚强度等性能的过程。
(1)粘度的变化:反应型胶黏剂,由于化学反应引起的分子量增加,体系粘度由低到高变化。
(2)Tg的变化:反应型胶黏剂,胶黏剂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升高的一个变化。当Tg高于使用温度时,才具有较好的力学强度,才能用于结构件的粘接。
(3)模量和硬度指标变化:在固化过程中,胶黏剂的模量和硬度也是一个上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