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涂料防腐技术是赋予金属构件优异表面性能,使金属构件尽可能少遭受或免遭环境侵蚀的有效手段。一般将涂料按所处位置不同,分为底漆、中间漆和面漆。
近年来,国内外在研发新型长效有机耐蚀性涂层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如导电聚苯胺防腐涂料。导电聚苯胺通过特殊的氧化还原可逆性,正移金属电位,从而形成稳定的氧化层,实现延缓金属腐蚀的目的。美国国家宇航局已成功地将其应用于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北纬28°35′)火箭发射塔架的内壁上,取得了显著的防腐效果。目前国内研究聚苯胺防腐技术的主要有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等,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针对临海航天发射场严苛特殊的自然环境,单纯的导电聚苯胺防腐涂料难以达到良好的防腐效果。钛金属由于其密度低、比强度高、可塑性强、耐蚀性好、无毒等一系列优点,成为防腐界的宠儿。但是,纳米钛颗粒的团聚问题一直影响其在有机涂层的分散行为,阻碍了纳米钛有机涂料的工业化生产和大面积应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开发了一种低添加量纳米Ti有机防护涂料,可有效提高金属的防腐性能。此外,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开发的“氧化聚合型包覆防腐技术”(OTC),可以解决金属构件中主要受力部位(桥梁钢索和吊杆、焊接部位、螺栓螺母、球形节点、法兰等异形节点)以及石油化工储罐的边缘板等形状不规则部位的腐蚀问题。
尽管导电聚苯胺防腐涂料在金属构件的腐蚀防护处理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面对临海航天发射场的苛刻自然环境和设施设备的特殊服役工况,国内外仍缺少与之匹配的防腐蚀处理材料与技术。